到了年末年始又是盤點一整年資產狀況的時間,去年分享的年支出分析,最後展望的地方是希望疫情快快過去,可以趕緊帶著孩子出去走走並參加音樂祭。終於在今年度迎來了久違的曙光,下半年帶著孩子聽了幾趟音樂祭,非常美好!今年度的常態性支出與去年度比起來,不同項目略有增減,大致多了 15-16 萬,統算起來,大概就是多了一個孩子的日常支出。


細目中一樣沒有列出所得稅與勞健保等必要支出,這部分牽涉較多個人隱私,就不列上。
常態性消費
食
今年的差異是第四季起,我開始比較常態性地做菜,新購買了直立式冷凍庫後,也買了不少冷凍的肉品與海鮮。選擇品質好也好吃的肉品海鮮,的確是不太便宜,比起外食來說,兩三人吃飯並沒有比較省,但吃得更為健康一些。大餐的部分,我只計算人均超過千元的飲食,平均每個月都有一次大餐。此外沒有自炊的時候,外食也吃得比較隨性一點,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沒有太計較價位。
衣
年初生完寶寶後,購入了一些機能孕哺衣替換用,所以比預期花了多一些金額在購衣,不過寶寶已順利離乳,所以這部分明年可望降低。
住
與去年相比相差不多,預計今年底會搬入新家,但再來的這一年應該變化也不太大。
行
自行開車出現的停車與過路費等花費,與去年多搭 Uber 相比,此消彼長,整體變化不太。下半年有花了比較多錢在停車,因為家附近原本的戶外月租停車場已收回,只剩下每日可停的,雖然單日最高上限 130 元,但只要有開出開進,都會重新計費。今年的目標是排到新的月租型停車費,以降低停車費用。
教育學習
本業進修的課今年上得比較少,且許多為免費的線上課程,稍微省了一點點費用。不過新增加了不少的運動上課消費,與日文課重新開始上課。這部分是我們願意投資較多在上面的一塊,健康與自我成長。最近的新里程碑是我成功用日文打電話到日本的旅館,訂好飯店接駁,這對我來說是一大鼓舞!學日文還是十分有用處的!
娛樂費用
我今年幾乎沒有什麼常態性的娛樂消費,偶爾買買書或是雜誌而已,但也買得十分節制,連拼圖都只訂購了一套,深怕搬家時麻煩,打算搬完家再繼續買書跟雜誌。而另一半今年則是瘋狂地搜集黑膠,這也是他唯一興趣,多投入一點在自己真正喜歡的物事上,我覺得很好。
孝親紅包
這部分今年意外地參加了好多場喜宴,其餘反而變化不多。
育兒
寶寶常態性費用大概就生活用品,尿布奶粉等等,下半年開始托嬰,因為才幾個月而已,不算是全年常態性消費,無法算月平均,所以改記在非常態性支出欄位。2023 年記帳就會回歸到常態性消費中了。衣服紗巾類大多數也都是撿表哥的來穿,只有添購一些無袖洞洞包屁衣與比較防寒的衣物等,一般日常的長短袖衣服都是穿二手衣,覺得沒什麼好減省的部分了。
醫療
今年期許這部分花費更少!我想要再健康一些,前半年帶小孩帶到昏天黑地,睡眠不足的狀況很嚴重,開始有一些慢性蕁麻疹與腸胃問題上身,第四季幾乎都在吃藥跑診所治療,過一歲後,寶寶睡眠很穩定了,需要好好在這方面加油!
保險稅金|規費|捐款
這部分與前一年幾乎沒有什麼改變,今年大概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。
非常態性消費
住
今年新添增了一些家具,主要是把書房重新整理,新放了一張沙發床,當初是為了公婆五到八月份要上來幫忙照顧寶寶時所準備的。家電部分,新買了氣炸鍋、直立式冷凍庫、換掉壞掉的除濕機與吸塵器等。
行
車子過五年後開始出現一些小毛病需要維修。
買東西
我今年的大筆消費是將 Blog 改版且重新設計成更易閱讀的樣子,覺得錢花得很值得!另外就是換掉了七年的筆電,電池已經換過兩次,又壞掉後實在不想再修了,改買新電腦,反而 M2 晶片跑起來更容易剪片,再來也會開始比較認真一點經營 YouTube 頻道。另一半也開始存錢買音箱與黑膠唱機,再來應該會持續購入,開始學習放歌。
育兒
第一年真的是花超級超級多錢!光是照顧費用、托嬰、餐椅、汽座、嬰兒床等都是大筆消費。前面有提到因為托嬰不是一整年所以先計算在這邊,2023 年這些寶寶常態性參加的課程或是托嬰等都會計算入常態性消費中。
醫療
胚胎冷凍費與另一半動一個沒有給付的自費小手術,都算入非常態性消費中。
旅遊
我已經可以預見今年度的旅遊預算一定會大幅增加,目前上半年已計劃三次超過十天的旅行,下半年目前還沒有任何計畫,停飛三年的心已經蠢蠢欲動。
房地產
今年在房地產上的消費為零,都有持續繳交工程款,不過工程款在帳目上是轉列為資產,所以不計入消費之中。今年度預期會有大筆裝潢消費產生,還有交屋後一些驗屋以及其餘行政程序等等。
新年展望
新的一年我想變動比較大的應該是下半年準備交屋裝潢,與正常可以四處旅行後所產生的花費。希望可以減少支出的有:日常飲食多多煮掉庫存的食材,不浪費食材;找到月租型的停車場減省停車費用;變得更健康少看點醫生。買東西的大筆支出應可以減少一些,手機電腦都是新買不久的,沒有什麼換購的需要。寶寶的物品也買到一個程度了,像餐椅、汽座這種可以用很多年的,我不排斥買好一點的產品;收來的衣服也全部再傳下去給表妹了。
減法生活持續,少累積點物品,多增加點生活經驗,帶著孩子給他更豐富體驗的生活。今年我想就是變動的一年,多多給自己與家人時間、空間,我們都會活成想要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