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初於 2022.01.13 發表於批踢踢婚姻版。
正在坐月子中,年末年始都會分析一下前一年的記帳狀況。我跟先生都是 36 歲左右,28 歲結婚,婚後就是完全共產制,兩人全部薪水上繳到公庫,每月由我統籌分配。寶寶在今年元旦剛出生,所以過去幾年過得都是滿滋潤的兩人宅宅生活。台北市租屋雙薪、有車、育有三貓一子,兩人皆為受僱專業職業。
儲蓄部位除現金外,尚有定存、台幣儲蓄險(房屋頭期款),投資主要以美國券商全球配置 ETF,另有富邦台 50,與非常少部位的個股 <10 萬台幣。先生都拿我的信用卡附卡以便記帳。記帳方式是一分不差的流水帳,每個月底都會進行每個帳戶及信用卡的對帳,並製作報表。
在 2018 年底也有詳細記載我製作「家庭資產負債表」「收支預算表」,以及我已使用超過三年依舊覺得十分好用的記帳軟體「我的記帳本」的心得。
理財筆記 家庭理財前言 與 理財從記帳開始 系列文章 目錄篇


細目中沒有列出所得稅與勞健保等必要支出,這部分牽涉較多個人隱私,就不列上了。在批踢踢原文中,我將大筆支出也一併算入日常消費中。但某些消費若是算月支出,還滿奇怪的,所以我現在將較大筆非常態的的支出另外獨立出來,並重新依照食衣住行育樂等順序將項目列出來。
食
從細目中大概也看得出來,我們十分重吃,週末基本上都是上館子解決,一年也會有幾次數千到近萬元的高級餐廳支出,在其他物質生活方面我們比較不在意,願意花比較多的錢買經驗,比如聽演唱會、旅行、上課等等。
衣
工作都穿工作服,也沒有什麼裝扮的需求,今年初預設的治裝費預算是 2 萬,不過後來懷孕還是買了一些懷孕時的機能服裝,有些爆預算。服裝方面力求精簡,我一年四季只有 40 件衣服褲子大衣,兩人共用不到兩米衣櫃。
住
台北租屋要住得舒適寬敞一些,就必須付出高額成本。另外因為上班比較忙碌,所以有請彭婉如基金會的家事服務員,一週一次協助家中打掃清潔。
行
有點嚇到的是交通費用,雖然我們有車但另一半前半年研究所比較忙碌時,我們車子都沒有在開,一直停在學校便宜的停車場內,怕趕論文精神不好危險,尤其我懷孕中後期也都一直搭 Uber,這大概是今年度可以好好改善的部分。
教育學習
前面有說到,我們有放較多預算在教育學習上,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可能一生都很難消減了,這部分說實在話也是豐儉由人,如果需要縮減支出,應該會從這方面開始濃縮起。
娛樂
買的東西也以真正有興趣的東西居多,先生是黑膠唱片,我是書與拼圖。3C 方面在去年終於換掉 2016 年開始用的第一代 SE,先生也換掉舊的 iPad 買了 New iPad。其他部分就都是遊戲軟體或是看電影、串流影音與演唱會等。
另外醫療尤其是試管療程也花了不少錢,整體計算下來從療程開始到寶寶滿 12 週,總花費大約是 30 萬左右,這在今年也不會有這筆支出了。
在今年度可以預期一定會變多的支出是育兒費用,可以縮減的會是交通、醫療以及教育學習費用,(育兒前半年我已經先把所有以前會上的料理課、日文課、運動課都先停了)。
新房子是預售屋,今年內還不會交屋,所以大概在今年也不太會有新的支出。刻意把房屋總價設定在兩人負擔起來偏輕鬆的範圍,未來就算開始背房貸也都還有不少旅行、充實興趣的餘裕。整體加總起來還是一個滿驚人的數字,不過資產也都還是照著計劃逐步累積,我們的計畫是自住需求的房地產準備起來、退休資產準備起來、緊急備用金準備好,保險買足夠。其餘的錢就盡量享受人生,好好地教育孩子,帶孩子跟著我們一起生活。
最後,好希望疫情快快過去,想要帶著孩子去旅行、去聽音樂祭啊啊啊~